当前位置:台山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开课啦!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之脊梁——富强)
发布时间:2020年6月9日     浏览次数:1128 ℃   

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正确认识和把握这“24个字”的基本涵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只有当大家都将这些基本问题理解了,才能产生认同、认知和践行的自觉性。因此,“文明台山”网站将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逐一进行解读,解读共分为十二期,每期均从每组词句内容的释义结合历史典故进行阐述,以飨读者。


现在请跟我们一起来解读吧!
Let’s go !!!

【第一课】富强——国之脊梁

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挺起国家的腰杆,护卫民众的福祉。旧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最执着的愿望追求。

我们倡导的富强,是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强盛的有机统一,是和平发展与共享共赢的崭新模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最终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更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盛起来也永远不称霸”。我们追求的富强,不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而是希望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享和平。 

【历史典故说富强】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去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东北。在那里他眼见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欺凌,也就是那时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后来,在学校的一堂修身课上,当校长向同学们提出“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后,周恩来同志,一语惊人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满足自己的私欲是小,更大的应该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获奖作品展】

一等奖获奖作品《香满侨乡》作者:台城中心小学 冯湘

来源:台山市文明办、广东文明网、人民网图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