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台山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文明动态
市教育系统朱素娟家庭荣获“最美家庭”称号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0日     浏览次数:878 ℃   

近日,由中共台山市委宣传部、台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台山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开展的“台山市十大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结果公布,市教育系统朱素娟家庭荣获十大“最美家庭”称号。
 

朱素娟(右五)▲


  

孝为先,家庭和美

——朱素娟家庭事迹
 


朱素娟家庭是四口之家,由朱素娟的婆婆、丈夫和女儿共同构成,是侨乡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但充满爱和幸福!婆婆是地道的农村妇女,忠厚、老实、善良、勤恳;朱素娟的爱人陈松坚,也是一名教师,夫妻二人是侨乡里的默默无闻的教书匠,在家相互扶持、尊老爱幼,在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一、相知相勉,共同进步 

朱素娟善于思考,但急性子,爱人善于行动,但慢条斯理,生活中难免有摩擦和不协调的地方,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又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在他们的家庭里,经常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形成互补关系,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如今,朱素娟和爱人陈松坚都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朱素娟是学校领导,负责德育、安全工作,“德育为首、安全第一”,需要她全身心投入。爱人陈松坚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做家务、接送小孩上下学等。自己身体不好住院了,还对朱素娟说:“回去学校处理工作吧,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朱素娟担任学校领导之初,爱人亦担任学校治保主任,安全保护工作、宿舍管理工作两责于一身,当遇到学生问题时,不管什么时候都马上回校处理,有时直至深夜;担任总务后勤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回家后也毫无怨言地担起家的事务。他们经常相互配合做好家与校的工作,爱人给予朱素娟的是十分理解和后盾支持,她给予爱人的是敬重与生活关心。教育让他们结缘,也是教育工作使他们在相识相知相互勉励中不断提升,在家庭、学校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更优秀的自己。


二、注重教养,孝字当先
 

有道说:百善孝为先。孝,在他们家庭里有着良好的传承。

家公在2002年病故前几年都卧病在床,上还有曾祖母需要照顾,婆婆就承担起照顾其丈夫及曾祖母的重任,照顾他们的起居还要农耕作业,但料理家人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美德对三个儿女起着标榜作用。

2004年,曾祖母摔倒,又卧病床上无法自理。那时朱素娟和陈松坚已经结婚,于是与婆婆一起共同照料老人家。平日由婆婆承担,周六周日他们回去接替。两年里,他们家经常都有这样温情的画面:给老人家送药喂药,给老人家喂美味的食品,曾祖母也不忘对他们道谢。有一次,朱素娟为曾祖母端过便盆,曾祖母对她说:老师,不好意思,多谢你!老人家在他们结婚初期,总称呼朱素娟为老师

他们一家人就这样,在相互理解、相互照顾、相互扶持中从困境走过来。现在,她和家人把婆婆接到台城,由他们后辈来赡养她。平时给她买喜欢的东西,生日时煮喜欢吃的菜或到酒馆吃饭庆祝,带着她到处游玩。婆婆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买菜、煮饭、搞卫生,让他们安心学校工作而没有后顾之忧。朱素娟注重家教家风的传承,教育孩子孝顺老人、感恩明理,孩子品行端正、阳光自信,自小孝顺奶奶,在奶奶生日时会送上小礼物或小红包,外出吃饭总不忘给奶奶带上一份。


三、邻里友好,互助互爱 

互助互爱是他们的良好家风,兄长姐妹有困难总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所以他们的大家庭和睦、融洽愉快。他们除了对家人亲人好,对身边的人也热情帮助。 

婆婆是十分善良、热心的人,雨水来了不管谁家的东西都帮忙代收,帮邻居照顾小孩,逢年过节帮忙做糕点等,十分乐意、有求必应。爱人性格随和、待人友善,朋友、邻里、同事要移种花草、搬运东西、筹办红白两事,从不推辞,深受邻居好友的赞赏。同时,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得知陈氏颍川堂兴建,自己捐款并发动身边亲人、在外的邻里积极捐款;又积极为村里祠堂的兴建联络乡民、印发宣传材料,自己出资安装指示牌等。早年,朱素娟家庭认捐了那金小学贫困生直至毕业,逢年过节探望村里一位聋哑老人,还去孤儿院看望那里的孩子。他们始终相信,“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世界会因每个人的付出而更美。(来源: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