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台山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我们的节日
广海镇:打龙船 庆端午
发布时间:2018年6月19日     浏览次数:1663 ℃   

端午节临近,不少地方都有龙舟竞渡习俗,但在我市的广海镇则以陆地上“打龙舟”这一方式庆祝。广海近海,为什么不在海里赛龙舟,偏偏要在陆地打龙舟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特别的传统习俗。

“打龙船”的来由故事

对“打龙船”的来由,人们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跟“对对”博弈有关。根据《台山掌故》记载,在很远的年代,广海的老百姓也是以龙舟竞渡的形式来欢庆端午节的。但有一年,一地方官在与一班广海读书人的“对对”博弈中输了,他恼羞成怒,就贴出告示,明令禁止大家在海上划龙船。随后,当地百姓另辟途径,选在陆地上“打龙船”,在室内歌唱,以示对抗。

800多年历史 传承+创新

“打龙船”作为广海镇传统的地方岁时节令活动,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被列入台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传承和推陈出新,让非遗项目活起来,值得我们探讨。广海镇中心小学编排的“打龙船”舞蹈节目,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打龙船”的文化底色,融合舞蹈,再按照三三七的节奏谱写了新龙舟歌,让“打龙船”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广海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普全:“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广海地区的文化遗产这方面珍贵的资源,形成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区域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资源的整合。以“打龙船”为核心的艺术特色教育活动,以点带面地落实艺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在广海镇中心小学的舞蹈室,一群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打龙船”节目。他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托着一条木龙船,和着老师的节拍排练着各种动作。
    广海镇中心小学学生林泽辉、王婧怡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表示学习这个节目非常有趣,目前正在练习基础动作,王婧怡还说,“一开始有一些动作老是忘记,总是记不起来。后来慢慢地熟悉了这个舞蹈之后,就开始学好了。”

这一天,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广海镇“打龙船”这一文化习俗,学校还邀请了有几十年“打龙船”经验的老师傅——詹惠威来到现场,为学生们讲解“打龙船”文化。
 

打龙船非遗传承人詹惠威:“年年都有打,在五月初五的时候,一方面是纪念屈原,另一方面是传承广海的“打龙船”文化,叫“旱龙”,赛龙舟的叫“水龙”。”

今年76岁的詹惠威是“打龙船”的非遗传承人,十几岁的时候就加入打龙船队,担任“歌手”的角色。他说,在广海地区,每逢端午节拂晓的时侯,各个村庄或寺庙的“打龙船”队便分头开展活动。他们穿上别具风情的服装,头戴花饰草帽,扛着木龙船,敲着大锣鼓,穿街过巷,为大家祈福,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业兴旺。

詹惠威:“以前兴盛的时候很厉害,一个村起码有两个龙船队,东门头那个华光庙最兴盛的时候有六个龙船队。打完龙船之后,初五初六的时候就大游行,从北门头一直游行,凡是打过龙船队的人也一起打,那场面真的很兴盛,那种情景真的记忆犹新。”

“打龙船”队一般包括一名旗手、一名龙船手、六名锣手以及一两名歌手。旗手负责举着写上队名的长方形旗帜,龙船手负责肩托条约1.5米长的小木龙,锣手负责敲锣,而歌手则负责高唱龙船歌。整个组合是每当歌手唱一句龙船歌时,锣手就敲响一次锣。龙船歌为七字句,每四句为—段。歌词内容有祝福的,有唱人物故事的,也有唱名胜风光的,曲调是民间小调。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唱不同的歌。

詹惠威:“去到(别人)家里面,一进门就是这样唱的。“龙船来贺你一家”,唱完这句之后,龙船锣就开始打了。唱的时候就随心所欲,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只要唱得顺口,唱得好就行了,(内容)是祝福和祝贺的。一般都是七律,唱7个字的。”

最后,詹惠威:“现在政府也号召,把广海“打龙船”这个节目传承下来,从小学到中学,将“打龙船”的节目深入到广小、广中,教学生们如何唱龙船歌。”

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传承和保护“打龙船”文化的队伍中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发扬者。(通讯员:周婉华 陈舒文 部分图由广海镇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