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台山市委宣传部主办,为期三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师资培训班圆满落下帷幕。我市组织近150名宣传系统干部参加培训,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工作全面开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下扎实基础。
此次培训邀请了高素质师资力量,包括来自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谢宝剑副教授,“广东共青团”微信公众号邹纯娓副主编,中山大学访问学者陈晓岚、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及传播学讲师龙靖宜为学员授课。内容包含了传达学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领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新媒体运营与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技巧;新闻宣传员工作务实等方面内容,力求全方位提高学员的能力。
本次培训方式既有理论授课,又有户外拓展和参观实践,课上课下有机结合,讲解讨论相互促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多视角、宽领域的交流平台,让学员们获取到更多前沿的、丰富的知识与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学员们的理论基础、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经过培训学习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为期三天的培训班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培训老师的理念先进,案例分析透彻,每个课题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对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工作开展大有裨益。大家在共同努力下,开阔了视野思路,提高了综合素质,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参与培训班的学员更发表了个人感受和心得体会:
魏伟强:第一,重温故学新识,不仅重温了渐渐淡忘的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有益于指导新闻信息工作的新东西。第二,知方向重团结,拓展活动的分组比赛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团队团结,还有做事方法的确定,人多可能力量大,也可能是众口难调,从权威的渠道确定正确做事方向或确认正确方案,方能事倍功半;第三,担任务广道路,台山的新媒体运用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有需要提高信息质量的问题,还有想办法提高影响的问题,怎样做好领导沟通至关重要。第四,扩学面增广度,无论是新闻发言人的培训,还是新媒体的学习宣传,要自上而下提高大家对这些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
阮卫明:这次培训学习,学习模式多样化,有创新感,互动性强,能结合实际,有助学员提质。一是领导重视。主管领导参与开班仪式,每节课有领导带班学习,培训工作准备充分。二是培训日程安排科学,学习模式多样化、创新,有理论学习、互动学习、拓展学习、参观学习,能调动学员有兴趣学的良好氛围。三是老师教学能结合实际,互动性强,针对性强,有助学员提质,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少犯错误。这样的培训学习,我希望再次有机会参加。
刘绮婷:三天的培训,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令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收获颇丰。一是让我知道了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倒金字塔结构或者正金字塔结构,而是具有多元化的结构,过于严肃古板或过于跳脱轻俗都不是大势所趋。二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行政机关单位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造成媒介失语或者媒介过度报道,如何拿捏好报道的尺寸并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这需要多方面综合的考量。三是在运营新媒体的过程中,我们报道的内容应该更多地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报群众之所急;同时媒介从业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总而言之,要发挥好新媒体作为行政机关“喉舌”的作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谭子宁:这次培训为期三天,邀请为我们授课的每一位导师都是业内首屈一指的行家,在这三天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让我受益匪浅。第一,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是部门口舌,不仅仅代表部门脸面,还影响整个地区、市,要慎言慎行,同时舆情应对要提前做好准备,主动出击,及早应对。第二,营运部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要摆清自身位置,不能好高骛远,从自身实际出发,踏实做好每一件事。发布信息的选材、构思、文章结构、选图、标题等不能马虎,杜绝出现低等错误。
据悉,为提高本次培训成效,市委宣传部在培训结束后还将定期抽查各单位发布公众号的内容,检验培训成果。(记者: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