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弓岭古驿道,被称为盐夫古驿道,是当年运输盐的生命线。那么,这些盐又是哪里制的呢?下面,我们就走进海宴镇鹤洲村,探寻这段尘封多年的“煮盐历史”。
鹤洲村隶属于海宴镇沙栏,据说,鹤洲村世世代代都是煮盐的。
钟质棠 鹤洲村村民:我听爸爸说过,以前他们都是煮盐的。到海滩拿干泥,海水浸上来,水退潮后就没有水浸泡,然后就等泥土干透几天,然后泥土就干了,然后就把泥土拿回来煮盐,这是解放前的事情,听我爸爸说的,全部都是煮盐拿去卖的。
今年69岁的钟质棠说,解放前,家里还是靠“煮盐”为生,直至1958年,政府在沙栏设了盐场,他们才没有煮。
钟质棠 鹤洲村村民:我小时候就帮忙烧火、加柴,拿泥土搅拌水那些都是家长做的,我们小孩子不懂,就帮忙烧火。那是1958年以前,我们经常煮盐。
台山地处沿海,滩涂广阔,具有海盐生产的条件。制盐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以前,隋唐时开始兴盛。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隋唐时期台山沿海就出现了以煮盐为生的“盐民”。到了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即1499年),朝廷还专门颁下圣旨申明 “海晏场”和“矬峒场” 两个著名盐场确实归属台山的问题。
村长说,鹤洲村的先辈在两百年前就开始煮盐。为了更方便煮盐,在140年前,他们从沙栏村迁来这里,鹤洲村就此立村。
钟质棠 鹤洲村村民:以前我们鹤洲村没在这里立村时,这里是一个泥墩,以前那边都是海洋,很多鹤过来,这里就叫“鹤洲”。
记者发现,现在鹤洲村依然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泥墩”。那这些“泥墩”和“煮盐”有没有联系呢?
罗本能 大海村村民:以前人们煮盐,用海泥煮,把盐水过滤出来,泥渣过滤出来就倒在这里,堆积成这个泥墩,这里有很多这样的泥墩,对面盖了屋子的地方也有这样的泥墩,很多泥墩都已经被毁坏了,看到平原中有这样的泥墩都是当年煮盐时堆积而成的。泥墩形成后,土地高低不平。随着时间的变迁,泥墩逐渐被侵蚀,高度慢慢降低。后来大家就在泥墩位置种植了萝卜、花生等农作物,而在周边较低的位置种植了水稻,方便水中播种。
钟治平 鹤洲村村长:在海那里,潮水退了之后,没有水了,附近的泥土就长了盐霉,大家就把这些泥土收集起来,就煮成盐。我也看过。小时候就是这样煮盐的,家里有几个锅,把泥土过滤干净,就把水煮干生成盐。
据史料记载,海盐的制法经历了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宋代至清咸丰年间,全部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盐的制法。1852年,板晒制盐法兴起;1960年前后,滩晒制盐法开始在全国推广,沙栏盐场和沙边盐场正是在那个时期开办。从村民的讲述,可以判断鹤洲村使用的是煎盐法,简单来说就是传统的“煮卤为盐”。
在鹤洲村口的门楼上有一副这样的对联:鹤立七星伴明月,洲水浮印育英豪。“鹤立七星伴明月”就是说,鹤洲村有七个因煮盐而堆积成的泥墩。清朝年间,由于禁海、迁海政策,台山盐田规模不断缩小,甚至被荒废,或用作良田。1958年,沙边盐场、沙栏盐场相继投产,鹤洲村的村民就不再煮盐了。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山市的制盐业处于全盛时期,盐田的基础建设、生产设施和生活环境在全省盐行业中排名较前,台山一度成为五邑地区唯一能实现食盐基本自给的地区。海宴沙边盐场、沙栏盐场是台山规模最大的两家盐场,直到2004年,这两个盐场累计生产原盐20余万吨,上缴国家税金近亿元。2004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台山沙栏盐场、沙边盐场被关停,这也意味着台山历经1400多年的制盐史随之结束,留给我们的只有盐夫古驿道诉说的传奇故事。(通讯员:周婉华 陈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