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邑门式”行政(公共)服务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后,我市迅速部署相关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排到位,组织领导、人员培训落实,“邑门式”行政(公共)服务改革工作还被列入我市2016年倒逼项目,专项督查。目前,我市“邑门式”行政(公共)服务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
2月28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彭大荣到大江镇“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台城香雁湖社区公共服务站和四九镇营村社区公共服务站调研,了解我市开展“邑门式”行政(公共)服务改革工作的所取得的成效。彭大荣对“邑门式”工作给予肯定,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继续努力,通过建设好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基层治理,推动我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真正解决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有着统一综窗与特色专窗,一门集中,一窗多能的特点。把目前多个部门的服务事项往“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这一个“门”集中。各镇(街)“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根据当地居民办理业务热点设置了可一窗受理卫计、民政、国土、社保、残联、供电等业务的多个综合窗口;结合本地文化与产业特色实际,开设国地税服务专窗、农产品服务专窗、渔民服务专窗等“特色窗口”,使行政服务更具人性化和文化内涵。
台山的“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有什么特别?请看看以下的关键词:
功能清晰:各“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划分了清晰的功能区,满足群众需要。
24小时服务:台城、大江、广海、汶村、赤溪、都斛等6个镇的自助服务区还提供了24小时对外服务。
平台配置自动服务终端:我市各个“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配置了“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让居民凭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相关事务。
WIFI覆盖:各镇(街)还在江门地区率先覆盖免费WIFI,方便群众使用手机办理相关业务。“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通过政务专网连通到全部村(社区),市、镇(街)、村(社区)之间网络连接稳定顺畅,实现村(社区)与市、镇网上办事大厅无缝对接、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推行申报、审批、查验全流程电子证照化,实现村(居)民办证办事“足不出村”。
网上预约:已有10个镇(街)“邑门式”服务中心配备排队叫号系统,其中6个镇已实现网上预约服务。
国地税融合:2016年4月,大江镇“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顺利运行国地税联办服务,成为江门地区首个进驻镇级“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的国地税联合办税区。
特色窗口:大江镇、水步镇在“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工商专窗,海宴镇在“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服务窗口,川岛镇则设置了游客服务专窗和渔民服务专窗。
公安专窗:全市16个镇级“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均已开设公安专窗,公安业务进驻率100%,群众到“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即可办成户政、出入境、交警等110多项公安业务。
台山“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运行以来有什么成效?请看以下数据:
据统计,自2016年4月份“邑门式”服务在台城、大江、广海等3个试点镇(街)试运行以来,目前,三个试点镇(街)业务受理量累计接近35000件,已办理完成的有34000多件。
村(社区)“邑门式”公共服务站
以四九镇营村、海宴镇永和村为市试点村,首先制作中心建设样板。按要求对试点建设方案进行研究完善,进一步优化场室布局、标识设计、制度上墙等内容。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各镇(街)各建设一个试点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我市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村级中心也按照统一场所、统一系统、统一内容、统一制度、统一保障的要求,把公共服务站建设成为党和政府在村(社区)基层的执政地位,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与群众零距离。从2016年8月起,台山市全面铺开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涉及组织、民政、计生、综治维稳、妇女儿童等方面的103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办理,让邑门式服务开到家门口。各镇村对公共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升级,统一挂“公共服务站”牌子,增设服务厅指引标识。(通讯员:黄中元)